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义与类型:
淋巴结节是指淋巴结的一种肿大或增生现象,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
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良性淋巴结节和恶性淋巴结节(如淋巴瘤)。
2.常见原因:
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导致淋巴结节最常见的原因。例如,链球菌感染可能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
炎症反应: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导致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淋巴瘤和转移性的其他癌症,如乳腺癌、肺癌等,这些情况下淋巴结节可能为癌症扩散的标志。
3.临床表现与诊断:
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伴随或不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
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评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
活检是确诊淋巴结节性质的金标准,通过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4.治疗方法:
良性感染性淋巴结节通常通过抗生素治疗或观察等待其自行消退。
若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则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恶性淋巴结节(如淋巴瘤)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在处理淋巴结节时,及时就医评估其性质非常重要,以便排除潜在的恶性病变。当出现持续不消退或快速增长的淋巴结时,建议尽早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