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滤过和重吸收来维持体内的糖水平。当血糖水平超过某一阈值(一般为160-180毫克/分升),肾小管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导致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这被称为糖尿。
2.不同个体的肾糖阈值不同。有部分人群即使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其肾糖阈值较低,仍可能出现尿糖阳性。这种情况称为良性糖尿或肾性糖尿,并不意味着其血糖升高。
3.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可能下降,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水平可能并无显著异常。
4.一些遗传或代谢性疾病,如范可尼综合征,会影响肾小管功能,也可能导致尿糖阳性。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测和专业医生的评估。
5.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皮质类固醇等,可能会干扰肾脏功能,导致尿糖阳性。
尿糖阳性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不应仅凭尿糖阳性判断血糖是否异常。准确诊断需借助血糖测试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或确诊糖尿病及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