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早期床上活动:
脑出血后最初几天,患者可能需要在床上进行简单的活动,例如轻微的关节活动和被动运动。每天可以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坐起和站立训练:
当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开始坐起和站立训练。这有助于提升平衡感和核心力量。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确保有专业人员在旁协助以防跌倒。
3.步行练习:
在能够稳固站立后,可尝试步行练习。步行初期可使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或拐杖。建议每天15-30分钟,分成多次完成。步行速度和时长应根据个体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4.手臂和手指的精细动作训练:
对于手臂和手指的功能恢复,可以进行抓握、捏合等精细动作训练。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利用橡皮球、弹力带等工具。
5.呼吸训练:
深呼吸练习对增强肺活量和改善心肺功能具有帮助。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配合适当的放松训练。
6.平衡与协调训练:
平衡和协调性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至关重要。可以进行单腿站立、侧向步行等练习,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
7.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对身体负担较小,有助于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脑出血后遗症的运动康复需要持之以恒,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避免过度疲劳或出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