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成因:
感染性肺结节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具体病原体可能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曲霉菌、隐球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至肺部,形成局部感染。
2.症状:
感染性肺结节的症状因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胸痛、发热、乏力和呼吸困难。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的情况。当病情较轻时,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若未及时处理,感染可能扩散并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3.诊断:
诊断感染性肺结节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或CT扫描,以观察肺部结节的形态和分布。痰液培养、血液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也有助于识别具体病原体。这些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感染性质,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4.治疗:
治疗方法依赖于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病毒感染则需依靠抗病毒药物或支持疗法;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抗真菌药物或驱虫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后:
感染性肺结节在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下,预后通常较好。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或者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感染性肺结节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性肺结节需要引起重视,并且及早寻求医疗帮助以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免疫状态,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肺结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