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原因: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部分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如淋球菌和衣原体。尿道损伤、不洁性生活、免疫力低下以及长时间憋尿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症状表现:感染后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尿频,即短时间内需要多次排尿;尿急,即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但每次排尿量少;排尿疼痛,尤其是尿道末端烧灼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或脓尿。
3.诊断手段:通过尿液分析可以初步确认是否存在感染,细菌培养可以明确病原菌种类,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有时还需要进行尿道分泌物的涂片检查或PCR检测。
4.治疗方法: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适宜的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建议患者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洁性交。
5.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性生活前后应注意清洁;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避免长时间憋尿,这有助于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
尿道感染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及时就医并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如果症状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需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