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干细胞类型和来源:
间充质干细胞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干细胞,主要来自骨髓、脂肪组织和脐带。
神经干细胞源自大脑或脊髓组织,可直接向神经元分化。
诱导多能干细胞通过基因改造技术从成年体细胞中获得,具备高度分化潜力。
2.治疗机制:
神经保护作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和损伤。
免疫调节:干细胞可以调节局部免疫反应,降低炎症对神经组织的二次损伤。
血管新生:干细胞可促进血管生成,为受损区提供氧气和营养。
神经再生:部分干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神经元或支持细胞,重建损伤的神经网络。
3.临床试验和效果:
多项临床试验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在运动、认知功能等方面有显著改善。
一项纳入60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组别在6个月内的改良Rankin评分较对照组平均下降了1.5分。
4.安全性和副作用:
干细胞治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轻微发热和头痛等,一般不严重且可逆。
长期和大规模应用仍需进一步观察,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干细胞治疗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当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成为标准治疗手段。在选择此类治疗前,应充分了解相关研究进展,与专业医生讨论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