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神经递质的类型:
多巴胺:与运动控制、愉悦感及奖励机制相关。
血清素:影响情绪、睡眠、食欲等。
去甲肾上腺素:涉及压力反应和警觉性。
乙酰胆碱:参与记忆和学习过程。
2.失衡的原因:
基因因素:某些遗传变异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合成或代谢异常。
环境因素:长期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毒品使用等。
疾病因素:如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病等,常伴有特定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3.症状表现:
抑郁:持续的悲伤、兴趣丧失、疲劳感。
焦虑:过度担忧、惊恐发作、躯体紧张。
帕金森病: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
4.诊断方法:
临床评估:通过问诊了解病史和症状。
实验室检查:测量血液或脑脊液中神经递质水平。
影像学检查:如脑电图、MRI等,评估脑结构和功能。
5.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帕金森病药物等,通过调整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情绪和行为。
生活方式干预: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神经递质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心理和神经系统问题,需综合考虑基因、环境和疾病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管理这类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