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急性期特点:痛风的急性发作通常源于尿酸结晶在关节或软组织内沉积,刺激了身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最显著的表现为红、肿、热、痛,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24至48小时内症状开始减轻。
2.炎症过程自限性: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感知到尿酸结晶后,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这些因子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疼痛。由于免疫调节机制的存在,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导致炎症减轻。
3.尿酸结晶动态变化:在急性发作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可能有所下降,导致部分已沉积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从而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关节内液体循环也有助于冲刷沉积的结晶,进一步促进炎症缓解。
4.药物的快速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期常用的药物,它们能够迅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效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激素类药物也可以通过强效的抗炎作用快速缓解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虽然可自行缓解,但频繁发作可能导致关节损伤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合理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相关饮食诱因以及及时治疗急性发作,对于长期痛风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