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吃饭会导致基础代谢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晚上不吃饭可能导致基础代谢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身体在缺乏足够能量摄入时会调整其代谢过程以节约能量。

1.能量储存机制:人体需要持续供应能量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心跳和体温调节等。当长时间不进食时,身体会转向消耗储备的能量,例如糖原和脂肪。在这些储备逐渐减少时,身体会进入“节能模式”,降低能量的消耗速度。

2.饥饿激素水平:不进食会影响胰岛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机体对能量的利用效率下降,从而降低基础代谢率。

3.肌肉质量的消耗:长期缺乏营养摄入可能导致肌肉组织的分解,肌肉是人体重要的热量消耗器官。肌肉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基础代谢率的降低,因为肌肉比脂肪更活跃,消耗的热量更多。

4.适应性热发生减少:在进食后,体内会有一部分能量用于消化、吸收和代谢,即适应性热发生。省略晚餐意味着减少一次这样的能量消耗过程,从而降低每日总能量消耗。

如果计划通过不吃晚餐来控制体重,应注意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代谢减缓,同时保证全天总能量摄入和营养素的均衡,以防止因代谢降低导致的健康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