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奖励系统:当品尝到美味食物时,大脑的奖励中心被激活,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让人感到愉悦,进而形成一种渴望不断重复这种体验的循环。为了获取更多的愉悦感,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美味食物。
2.饱腹信号延迟: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通常能引发强烈的味觉刺激,但这些食物的饱腹感信号传递较慢。人体通常需要约20分钟才能感受到明显的饱腹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过量进食。
3.习惯性行为:长期接受美味食物的诱惑可能形成一种习惯性行为,即使不饿也想吃。这是由于身体和心理都已经适应了对某种特定口味的依赖,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自控的进食模式。
4.情绪影响:美味食物常被用于缓解负面情绪,如压力、焦虑或悲伤。在这种情况下,进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更是为了获得情绪上的慰藉,从而容易导致过量摄入。
合理控制饮食需要意识到这些机制的存在,避免在面对美味食物时失去节制。同时,选择健康的饮食替代品,可以帮助减少因食物味道好而摄入过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