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痔疮:内痔和外痔都可能引起肛门区域的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坐下时加重。这类情况在成年人中非常普遍,约50%的成人在50岁时有不同程度的痔疮症状。
2.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的撕裂,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出血。疼痛会在排便后持续一段时间,也是导致坐下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3.骶尾部神经痛:这种情况可能由坐骨神经压迫或损伤引起,导致从下背部延伸到臀部甚至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影响约5%至10%的成人人群。
4.盆腔炎性疾病:较为常见于女性,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分泌物异常等。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受到此病影响。
5.膀胱或前列腺问题:如膀胱炎或前列腺炎,可能导致下腹部的持续性疼痛,特别是在小便时更加明显。据估计,约有10%-15%的男性在一生中会经历前列腺炎。
及时就医诊断是处理这种症状的关键,因为不同病因需要针对性的治疗。疼痛严重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时,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