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调节作用:儿童眼睛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当进行屈光检查时,调节可能使实际的屈光不足被掩盖,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调节作用可以使近视度数降低50至100度左右。
2.年龄影响:年龄较小的儿童,调节能力更强,因此误差可能更显著。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或6岁以下的儿童,未散瞳时造成的近视度数偏差可能更大。
3.屈光度数:对于轻度近视,未散瞳时的误差可能较小,但在中度到高度近视的情况下,影响可能更明显。远视儿童未散瞳情况下的误差也相对显著,可能导致假性近视诊断。
准确检测儿童的屈光状态通常需要在散瞳后进行,以减少调节的干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散瞳检查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屈光度数,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