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位于耳朵前方,是控制咀嚼的主要结构。如果关节受损、磨损或炎症,就可能引起不适。其表现包括太阳穴部位疼痛、张口时弹响、咀嚼无力等。有研究显示,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15%,多发生于20-40岁人群。
2.咬合异常或夜间磨牙
长期的牙齿咬合异常或夜间磨牙行为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和周围肌群过度使用,引发太阳穴区域的肌肉疼痛。据统计,约有8%-15%的人存在夜间磨牙现象,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相关症状。
3.紧张性头痛
长时间处于压力大、精神紧绷或坐姿不良的状态,会导致头部肌肉,包括太阳穴附近的颞肌,长期收缩,引发疼痛。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全球患病率高达26%。
4.牙源性问题的放射痛
如果存在隐藏的牙齿问题(如龋齿、牙髓炎),即使没有明显牙痛,也可能通过神经路径引起太阳穴区域的不适。这种情况较少见,但需通过牙科检查排除。
5.神经血管性因素
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等神经血管性疾患也可表现为太阳穴单侧或双侧疼痛,且可能与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相混淆。这通常伴有恶心、呕吐或对光敏感的特点。
6.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颞动脉炎,这是一种累及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表现为太阳穴区域搏动性疼痛,也需尽早排查。
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治疗可能涉及牙科干预、理疗、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针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