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积食会阻碍食物的正常分解和吸收。摄入过多油腻、辛辣或高热量食物时,胃肠道负担加重,食物滞留在消化道中,容易产生过多的热量、湿气或其他副产物。这些因素可能扰乱脾胃功能,并促使体内热量积累。
2.中医理论认为,积食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功能受损后,体内失去平衡,可能形成胃肠“郁热”。这种热邪通过经络“上犯”,表现为口舌生疮、咽喉干痛、脸上长痘等上火症状。
3.儿童积食更容易导致上火。儿童肠胃功能较弱,若饮食过量或者进食不节制,更容易出现积食,并表现为烦躁、夜间盗汗、大便酸臭甚至发热等症状。
4.长期积食还可能影响免疫功能。积食会引起肠胃微生态环境紊乱,增加炎性因子释放,进一步加剧上火症状,如牙龈红肿或口腔溃疡。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积食,避免高油脂、高糖分食物摄入;如已发生积食,可通过调整饮食、按摩腹部或使用健脾消食等方法缓解,同时需要关注是否伴随其他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