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调整母亲饮食和作息: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新鲜水果和蔬菜。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必要时可饮用菊花茶或绿豆汤来去火。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以减少内热的生成。
缓解压力,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心情平静。
2.观察宝宝的症状并调整喂养方式:
若宝宝表现出胃部胀满、不爱吃奶、大便酸臭或颜色异常等积食症状,应暂时减少喂奶量,避免过饱。
增加每次喂奶间隔时间,通常建议每隔2-3小时喂一次,让婴儿的肠胃有充分休息时间。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应暂停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选择稀粥、米汤等温和的辅食。
3.帮助宝宝促进消化:
通过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每次5-10分钟,每天2次,有助于改善肠胃蠕动。
可将宝宝竖抱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减轻积食引起的不适。
若条件允许,可给宝宝泡温水澡,这不仅能放松身体,还能促进消化系统运转。
4.必要时就医:
如果宝宝积食较为严重,如持续哭闹、呕吐、便秘、大便中夹杂黏液或血丝,应尽快带其到医院进行检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对婴儿健康至关重要,应尽量保持清淡饮食和良好作息,同时关注婴儿的消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