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检查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
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脱水等问题。可以通过观察皮肤弹性、口唇干燥程度、面色变化等初步判断脱水情况。如果出现意识模糊、头晕乏力或心率异常等情况,需立即送医。
2.评估精神状态
抑郁症患者可能因情绪低落、无兴趣感或食欲显著下降而拒绝进食,也可能伴随轻生念头。应密切观察是否有自残或自杀风险,并及时与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沟通。
3.尝试鼓励适量进食
与患者进行积极的非指责性沟通,避免施加压力,提供易于消化且能量较高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粥、果汁等。如果较难劝导进食,可尝试少量多餐的方式逐步恢复饮食。
4.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
如果患者由于抑郁症症状长期无法进食或饮食极度减少,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抗抑郁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必要时需要静脉补液或鼻胃管喂养以纠正营养失衡。
5.心理干预
食欲下降常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配合改善情绪,促进饮食恢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及早发现并干预抑郁症患者的饮食问题,有助于防止进一步恶化,避免引发不可逆转的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