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西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以及其他类型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来缓解抑郁症状。
药物起效时间一般为2至6周,多数患者在使用后能够明显改善心情低落、兴趣丧失等核心症状。
除了药物,认知行为治疗、正念疗法等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模式,增强应对能力。
2.中医则以辨证施治为特色,通过调理全身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认为抑郁与“气机不畅”“脏腑失和”有关,治疗常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养心、补肾安神等方法。
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归脾汤、朱砂安神丸等可能用于不同类型的抑郁症。
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也被研究证明对缓解部分抑郁症状有效。
3.两种体系的治疗理念存在差异,但并非对立,结合应用可能更佳。
在急性期或症状严重时,西医药物的迅速作用能够控制病情。但对于症状较轻或慢性病程的患者,中医药物及调理方法在改善整体状态、减少副作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在实际临床中,很多患者会选择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调理,以增强疗效并降低复发风险。
抑郁症需要长期管理,任何治疗方案都必须坚持规范治疗,同时注意监测效果和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