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会加剧焦虑症状。成年人每晚至少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建议养成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在临睡前摄入咖啡因、使用电子产品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干扰睡眠。
2.合理饮食
饮食中的营养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衡,从而加重焦虑。富含镁的食物如菠菜、杏仁可以帮助减轻焦虑;深海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情绪。多摄入全谷物食品和水果能够稳定体内血糖水平,间接缓解焦虑。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可以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这些物质具有天然的抗焦虑效果。
4.练习放松技巧
深呼吸训练、冥想、正念练习以及渐进式肌肉放松技术被证明能降低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焦虑反应。例如,每天花10分钟闭眼专注呼吸,可有效改善症状。
5.心理咨询
如果焦虑持续时间较长或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可以更好地识别并纠正不良认知模式。
6.限制消极信息摄入
长期暴露在负面信息中容易加重焦虑感。例如减少浏览新闻社交媒体的频率,主动避开引发不安的信息源。
7.建立支持系统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并表达真实情绪,可以提供社会支持,帮助舒缓心理压力。如果条件允许,参与兴趣小组或志愿者活动也可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
焦虑是可以被有效管理的情绪状态,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个体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执行。如果症状严重,需及时向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避免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