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瘫痪通常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期)。在这个阶段,大脑活动较为活跃,而身体肌肉自然处于一种放松甚至暂时瘫痪的状态,目的是防止因梦境内容导致身体动作过多。当大脑从REM期苏醒,但肌肉活动尚未恢复协调时,就可能出现睡眠瘫痪。
2.睡眠瘫痪会表现出以下症状:
意识清醒:尽管身体无法动弹,但往往能够感知周围环境。
运动受限:身体无法移动,甚至无法开口说话。
伴随感觉:可能有胸闷、窒息感或幻视、幻听等错觉,感到巨大的恐惧。
3.容易引发睡眠瘫痪的因素包括: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显著增加发生概率。
睡眠结构紊乱:倒班工作者或经历时差变化后容易出现。
精神压力: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睡眠稳定性。
睡姿:仰卧睡姿可能与睡眠瘫痪的发生有关。
相关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症及某些睡眠障碍(如猝睡症)可能增加风险。
4.处理方法通常包括:
保证规律作息,确保每日7-9小时高质量睡眠。
减少摄入刺激性饮品,如咖啡因和酒精,特别是在睡前数小时。
避免临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以降低对大脑的刺激。
学会缓解压力,尝试冥想或呼吸训练放松身心。
如果频繁发生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的睡眠障碍或精神问题。
这种现象虽然令人不适,但通常对健康没有持续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