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症的表现有什么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分离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与依恋对象(如父母、伴侣)分离的过度担忧和害怕。以下是该病的主要表现:

1.过度的分离担忧:反复出现无法控制的担忧,例如害怕自己或依恋对象发生意外(例如疾病、意外伤害),导致长期分离。

2.拒绝离开依恋对象:表现为强烈的情绪抗拒,例如不愿意上学、工作或外出,因为这些场景可能会涉及与依恋对象的分离。

3.身体症状的出现:在面临分离时,可能会出现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不适,这些症状往往并无明确的生理原因,而是与分离焦虑相关。

4.持续的担忧:即使没有直接的分离威胁,也会表现出长时间的焦虑。例如,经常反复确认依恋对象的安全状况或行踪。

5.睡眠困难:一些患者可能因为害怕独自入睡或担心夜间与依恋对象分离而出现失眠。

6.执着于陪伴:倾向于始终黏在依恋对象身边,即使在家中也很少单独行动,比如不愿单独待在房间里。

7.反复噩梦:内容通常与分离有关,例如梦见被抛弃、迷路或依恋对象遭遇危险。

8.社交功能受损:因为过度害怕分离,会回避一些必须要独立完成的活动,导致学习、工作或人际关系受影响。

分离焦虑症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在成年人中也可能存在。如果发现上述症状显著且持续影响正常生活,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