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时长不当
午觉时间过长容易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当在深度睡眠中被唤醒时,大脑尚未完全恢复清醒状态,可能引发“睡眠惯性”,导致醒来后出现困倦、头晕或反应迟缓。研究显示,午觉的最佳时长通常为15至30分钟,以避免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2.生物钟节律影响
人体的自然生物钟会在午后产生短暂的低能量时段,通常发生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之间。此时入睡即使短暂清醒,也可能因生物钟低谷效应继续感到疲惫,尤其是在前一晚睡眠不足的情况下。
3.睡眠质量欠佳
午觉期间受到噪音、光线、温度等外界干扰,可能降低睡眠质量,即使实际睡眠时间足够,也可能导致醒来后的困倦。躺卧姿势不正确可能压迫神经或限制血液循环,同样会造成醒后不适。
4.原有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
如果长期夜间睡眠不足,午觉的补偿效果有限,醒来后大脑可能仍处于疲劳状态。同时,某些潜在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失眠症,也可能影响午觉效果,导致持续性的困倦感。
5.饮食及代谢问题
午餐摄取高热量、高糖分或脂肪较多的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可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胃肠道,减少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进一步加重醒后的疲惫感。
6.精神或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或焦虑情绪可能延续到午觉时间,影响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从而无法获得有效放松。醒来后,神经系统仍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感到乏力。
通过调整午觉的时间长度、改善睡眠环境,以及注意日常作息和饮食习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午睡后困倦的情况。如果持续存在强烈的困倦感,应考虑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并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