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噻嗪类利尿剂:此类药物通过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常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降压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循环血容量。
2.钙通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止钙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并降低血压。这一类药物通常对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风险的患者有效。
3.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药物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
4.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这种药物作用与ACE抑制剂类似,但更直接地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副作用相对较少,特别适合无法耐受ACE抑制剂的患者。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具体病情特点,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在开始用药后,定期监测血压和评估药物效果非常重要,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