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症状
初期:通常会有发热、不适、头痛等感冒样症状。
皮肤疼痛:常见于胸背部、腹部或面部,疼痛可能呈灼烧或刺痛感。
皮疹和水泡:大约2至3天后,在疼痛区域出现红色斑点,逐渐发展为充满液体的小水泡。水泡在7至10天内破裂并结痂。
2.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通常在症状出现72小时内开始使用,每天口服5次,共持续7至10天。
伐昔洛韦:每日3次,疗程一般为7天。
泛昔洛韦:每日3次,用药7天。
3.止痛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有效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
神经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适用于剧烈神经痛情况。
局部麻醉贴片:如利多卡因贴片,可直接贴在患处,减轻局部疼痛。
4.局部护理
皮肤清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并避免抓挠。
冷敷:可使用冷湿毛巾,减少疼痛和瘙痒。
防感染: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可按医嘱使用消毒剂或抗生素软膏。
尽早识别带状疱疹并进行及时治疗,是有效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配合医生建议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减轻病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