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了解出汗原因
感冒时夜间出汗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发热过程:人体发烧时会先经历寒战(升温阶段),随后出汗降温,这是机体自我调节的一部分。
药物作用:服用了退烧药或中成药后,药物可能促进排汗来帮助散热。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感冒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变,引起多汗现象。
2.处理方法
保持衣物干燥:出汗之后要尽快擦干身体,尤其是背部及腋窝等部位,同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物,避免受凉。
适宜穿着和盖被: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盖轻薄的被子,既能保暖又不至于过热。出汗较多时被褥也需要及时更换。
补充水分: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温热的清汤补充体液,避免饮用冷饮或刺激性饮料。
注意室内环境: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0-24℃之间,湿度维持在40%-60%,为身体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3.警惕异常情况
如果夜间出汗伴随以下现象,可能提示某些并发症或非单纯感冒,应立即就医:
出汗过多且持续时间长,伴有明显虚弱、心跳加快或头晕。
反复高热难退或出现皮肤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
夜间盗汗特别严重,涂上润肤剂后仍伴随皮肤瘙痒或其他病变。
夜间感冒出汗一般并无大碍,但需做好日常护理,加强休息与营养,留意是否有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