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血压:应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数值。成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如果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属于高血压范畴。
2.缓解疼痛:骨折引起的剧烈疼痛会导致血压升高。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麻醉剂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从而帮助稳定血压。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嘱,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3.控制焦虑:精神紧张和焦虑是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通过心理疏导、深呼吸训练或使用轻度镇静剂,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进而降低血压。
4.调整体位:适当抬高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不适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5.药物干预:对于持续性高血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同时要注意监控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6.血液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评估电解质水平、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因素,如贫血或电解质紊乱。
7.补充水分: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的稳定。但需避免过多饮水,以防止心脏负担增加。
8.定期复查:在骨折恢复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压和相关健康指标,确保各项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折后血压突然升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应综合考虑并合理处理,以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