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胃酸分泌:在长期不进食的情况下,胃仍然会继续分泌胃酸。这种过量的胃酸会刺激胃壁,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发腹痛。正常情况下,胃酸有助于消化食物,但在空腹时,胃酸没有足够的食物进行中和,会对胃壁产生刺激作用。
2.胃肠道蠕动:空腹状态下,胃肠道的蠕动会发生变化,节律性运动可能会加快,这种快速的蠕动也会直接引起腹部不适感。
3.低血糖反应:长时间未进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低血糖症状。这种情况下,除了腹痛外,还可能伴随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应注意规律饮食,尽量避免长时间空腹。如果持续出现腹痛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建议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的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