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高餐后血糖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餐后血糖升高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0%以上。
2.早期检测糖尿病: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餐后血糖通常比空腹血糖更早出现异常。大约有30%的人群可能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出现餐后高血糖,这使得餐后血糖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3.评估胰岛素抵抗:餐后血糖能够提供有关胰岛素敏感性的信息。当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时,可能提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此时,膳食调整和药物干预可能更加及时和有效。
4.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稳定的餐后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微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试验发现,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可将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降低约15%-30%。
尽管空腹血糖仍然是重要的健康指标,但仅凭空腹血糖值可能无法充分反映一个人的糖代谢状态。综合考虑餐后血糖,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和管理糖尿病及其相关风险因素。保持合理饮食和定期监测餐后血糖,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