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几乎不含或仅含微量的葡萄糖。肾小管能够有效地重吸收血液中过滤出的葡萄糖,使其浓度保持在正常水平。
2.当血糖水平升高,例如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126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200mg/dL)时,可能提示存在糖尿病。此时,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无法完全被肾脏重吸收,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
3.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还有妊娠糖尿病,发生在怀孕期间。
4.除了糖尿病,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尿糖增加,如肾性糖尿,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或者急性胰腺炎等。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出现尿液中含有糖分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