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迅速止血:
如果外伤伴随出血,应立即通过按压、包扎或使用止血带等方式进行止血。身体虚弱者由于凝血机制可能较差,出血时间可能偏长,应持续关注是否有效止血。
避免过度施加压力,以防止造成进一步损伤。
2.清洁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并降低感染风险。
身体虚弱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可能不足,因此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成分较强的消毒液,改用碘伏等温和消毒剂。
3.包扎保护:
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医用绷带固定,避免感染的发生。
包扎时应适当松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4.观察全身反应:
外伤后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或出血不止,应尽早就医。
身体虚弱者若伴有头晕、乏力或其他异常表现,需警惕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的可能。
5.营养支持:
受伤后需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增强免疫力。
可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如鱼类、蛋类和奶制品,同时注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6.专科处理:
如果外伤较严重,例如深层伤口、骨折或疑似内脏损伤,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身体虚弱者进行缝合或手术时,医生可能会额外采取抗感染和全身支持的措施。
身体虚弱者在处理外伤时需格外小心,因为其身体代偿能力有限,一些轻微的感染可能发展为严重问题。科学处理伤口并根据病情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