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老年人出现贫血,多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铁吸收功能减弱相关。数据显示,老年人群中贫血的发生率约为10%至20%,其中50%以上由慢性病导致,例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或炎症性疾病。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是治疗的关键点,不同病因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
2.过度补血的潜在危害
长期无指征地补充含铁制剂可能导致体内铁负荷过高,增加氧化应激反应,使心脏、肝脏等器官受损。铁摄入过多还可能干扰锌、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影响代谢平衡。一项研究表明,长期铁过量可能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3.合理判断老年人是否需要补血
老年人需通过血液检查明确是否有贫血及其严重程度。贫血诊断标准包括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男性130克/升、女性120克/升。同时,还需分析血清铁、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可选择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蛋类和深绿色蔬菜。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一起食用。
长期补血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需要在明确诊断和专业评估基础上进行。即使确实需要补铁,也建议遵循医嘱,避免随意服用补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