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评估肝功能: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胆红素水平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如果这些数值明显升高,说明肝功能受损。
2.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部分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可能导致肝脏毒性。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临时停用相关药物。同时考虑使用毒性较低的替代药物,如乙胺丁醇或链霉素。
3.补充营养和保肝治疗:在调整抗结核药物的同时,通过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帮助肝脏恢复。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及一些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等可能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
4.定期随访:根据病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结核病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策略。
患者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