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活方式的改变:
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维护心脏健康。
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
戒烟:戒烟是减少心肌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
2.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用于缓解或预防心绞痛,通过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心肌供血。
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钙通道阻滞剂:帮助放松血管,降低血压,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3.风险因素管理: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并遵医嘱服用相应药物。
定期体检:通过定期检查了解心血管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轻度心肌缺血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注意定期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