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第一批影响较大的召回事件发生在2018年。当时,一些生产商的缬沙坦产品被发现含有NDMA或其他类似的杂质,这些杂质被认为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
2.随后几年里,陆续有更多含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活性成分的降压药被召回。这些药物涉及多个品牌和批次,主要原因都是检测出微量的致癌物杂质。
3.制药公司和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对这种药物的监控,制定更严格的生产标准,以确保未来生产的药物不再含有这些杂质。
虽然上述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但绝大部分患者使用的降压药仍然是安全有效的。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继续服用已确认安全的药物,不要擅自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