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选取合适的穴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上方约四寸的位置,是治疗胃部疾病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三寸的小腿外侧,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胃经的腧穴,具有调理胃气的作用。
2.艾灸方法:
每次选择1至2个穴位进行艾灸,每个穴位施灸15-20分钟。
使用艾条悬灸,将艾条点燃后置于皮肤上方3-5厘米处,以皮肤感到温暖但不烫为宜。
艾灸应在饭后一小时进行,避免空腹或刚吃完饭时施灸。
3.频率和周期:
每周艾灸2-3次,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轻重调整。
持续艾灸4周左右,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或调整方案。
4.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艾灸,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皮肤过敏或有伤口者,避开相应部位。
艾灸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吸入。
艾灸在改善胃寒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应替代正规医疗建议,尤其在症状严重或持续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