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磺胺类药物: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氨嘧啶联合使用,常见于复方制剂,如SMZ-TMP。这种复方药物通常用于轻度至中度尿路感染。
2.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适用于多种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但需注意对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儿童)慎用。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用,适用于广谱抗菌治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和头孢克肟,也较为常用。
4.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妥因,适用于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妊娠期女性。
5.其他药物:磷霉素,用于多种抗生素无效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或作为替代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病原菌的耐药性、患者的过敏历史以及特殊情况。如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和器械相关性感染等复杂因素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根据近年来的抗生素耐药性趋势,一些药物不再作为一线治疗推荐。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
治疗过程中应足量足疗程,以确保感染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医嘱,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