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低温影响血液循环: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减少皮肤表面的血液流动,以减少热量散失。这种生理反应会导致手部等肢端部位的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受到寒冷损伤。
2.湿度和风速的作用:寒冷同时伴随潮湿或大风天气时,更容易导致冻伤。湿度增加能加快热量散失,而风速则会通过"风冷效应"进一步降低皮肤表面温度,加剧冻伤风险。
3.皮肤裸露和保暖不足:在冬季,如果手部没有充分进行保暖措施,如佩戴手套,皮肤直接暴露在外界寒冷空气中,会更容易因为长时间的寒冷刺激而受伤。
4.长期接触冷物或寒冷环境:从事某些职业或活动的人,如户外工作者、登山运动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手部持续受冷,易发生冻伤。
5.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血液循环能力和皮肤对寒冷的耐受力有所不同。有些人天生对冷敏感,特别是血液循环较差者,更容易在低温条件下出现冻伤。
为了预防冬季手部冻伤,应注意保暖,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合适的手套,避免长时间接触冰冷物体,并尽量保持手部干燥以减少热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