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管理: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目标血压值通常建议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控制。
2.糖尿病管理: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等。
血糖水平应保持在个体化设定的目标范围内,通常空腹血糖应低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0.0mmol/L。
3.乙型肝炎管理:
若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异常,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量,监测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4.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应减少盐分和糖分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适度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糖控制。
维持健康体重,并避免饮酒和吸烟。
5.定期监控:
定期进行血压、血糖和肝功能的检测,以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健康检查,包括心脏、肾脏等系统的评估。
通过上述措施,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乙型肝炎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及时与医生沟通,个性化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