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胰腺囊肿分为假性囊肿和真性囊肿两类:
假性囊肿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后,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75%-90%。这种囊肿没有真正的内皮细胞衬里,大部分可通过观察及保守治疗缓解。
真性囊肿通常由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导致,内壁有上皮细胞衬里,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等类型。一些类型具有恶变潜能,需要手术切除。
2.治疗方法根据囊肿特点选择:
小于5厘米、无症状或无并发症的假性囊肿可以观察管理,每3-6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以评估变化。
大于5厘米、出现疼痛、压迫症状或并发感染的假性囊肿,可能需要经内镜或外科引流。感染性囊肿常合并发热、脓肿形成,明确诊断后应联合抗生素治疗。
对于真性囊肿,特别是黏液性囊腺瘤,因存在恶性风险,通常建议早期手术切除以降低恶变概率。
3.预后与治疗得当程度相关:
绝大多数假性囊肿经过妥善处理后可以完全恢复。
如果是真性囊肿且已恶变为癌症,治愈机会较低,但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定期检查有助于防止胰腺囊肿进展或发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