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能否被治愈

2025-01-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目前不能完全治愈,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消失。对于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通过药物、行为治疗等手段有效控制和改善症状。

1.关于病因:抽动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被认为与遗传、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以及环境因素有关。这种疾病常在儿童时期开始,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比例大约为3:1。

2.疾病进展:症状一般开始于4至6岁,表现为面部、颈部等部位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肩或咧嘴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发声性抽动,如清嗓子、哼声等。大多数病例在青春期后症状显著减轻或完全缓解,仅有少数会持续到成年。

3.治疗方式:

行为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过习惯逆转训练帮助患者减少抽动频率。这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有一定要求。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医生可能开具抗多巴胺类药物或其他针对性药物,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长期使用需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许多患儿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焦虑等共病,需要结合心理干预提升生活质量。

4.预后情况:根据研究,大约50%至80%的患者在青春期结束后症状会明显好转甚至消失。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避免症状加重并降低对学习和社交的影响。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科学管理可以极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