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抗血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通常会接受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针对HIV感染者,需仔细评估其凝血功能并考量潜在的出血风险。长期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可能被用于预防再次中风。
2.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是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应积极管理。这可能包括使用降压药、他汀类药物和其他对症治疗。
3.康复治疗: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功能,减少残疾。康复方案应个体化,结合理疗、作业疗法和语言治疗等多种手段。
4.HIV相关考虑:必须监测和维持患者的免疫状态,确保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需密切观察药物相互作用,因为许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与中风治疗药物相互影响。
5.精神心理支持:中风患者常经历情绪波动,HIV感染者还可能面临额外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非常重要。
对于HIV感染者的中风治疗,应在标准中风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关注其免疫系统状况及药物相互作用,以保证疗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