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力检查
弱视的核心特征是矫正视力仍然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情况下:
正常的裸眼视力在儿童为0.8至1.0,如果经过充分的屈光矫正(如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单眼矫正视力仍低于0.8,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是弱视。
对大龄儿童或成人,根据其年龄与视觉发育水平,矫正视力低于1.0也需考虑弱视的可能性。
2.屈光状态分析
通过电脑验光、散瞳验光等方式评估屈光不正的程度。以下几种情况更容易引起弱视:
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相差明显(通常相差1.50-2.00屈光度以上)。
高度远视:一般超过+4.00屈光度。
高度近视:一般超过-6.00屈光度。
高度散光:通常超过1.50屈光度。
3.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验光中还需结合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手段,明确低视力不是由角膜混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这是弱视诊断的重要前提。
4.特定类型的弱视表现
如果是斜视性弱视,往往伴随眼位不正(如内斜或外斜)。
如果是屈光不正性弱视,通常验光后配戴合适眼镜可以逐步改善视力,但矫正过程较长。
早期干预对于弱视的改善非常关键,因此一旦发现视力异常,应及时就诊筛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