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状况。腔梗(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因小动脉闭塞导致的小范围脑组织坏死。如果病情稳定且没有急性发作迹象,可以考虑进行手术。但如果患者存在活动性脑梗死或较高的再发风险,应谨慎处理。
2.需要评估肺功能和整体身体耐受能力。肺功能测试(如肺活量测定)和心肺运动试验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及麻醉过程。若患者存在严重的肺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障碍,手术风险会增加。
3.第三,术前需进行抗凝治疗的调整。许多腔梗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在手术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这些药物,以平衡手术中的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通常,在术前几天停用抗凝药,并在术后适时重新开始使用。
4.术中监测也是关键。手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5.术后管理至关重要。术后应加强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监测,预防并发症如术后感染、血栓等问题。同时,康复期内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以促进恢复。
腔梗的病人可以做肺结节手术,但需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周密的围术期管理,以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