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癌细胞中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的精准治疗方法,其主要目标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例如,PARP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卵巢癌治疗,特别是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DNA修复途径使癌细胞失去修复能力,从而导致其死亡。
2.常见靶向药物:
PARP抑制剂:包括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和芦卡帕利。这些药物适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尤其是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
抗血管生成药物:例如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减少癌细胞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某些类型的卵巢癌。
3.使用靶向药物的条件:靶向药物并非适合所有卵巢癌患者,需要依据分子检测结果决定。例如,一些患者需要先进行BRCA基因检测或“同源重组缺陷”评估。不具备相关基因特征的患者可能对特定靶向药物反应较差。
4.不良反应:靶向药物通常比传统化疗副作用小,但仍可能引发疲劳、恶心、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以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改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使用前需进行详细检查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