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伴随胃痛该如何处理

2025-01-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消化道出血伴随胃痛是一种潜在严重的医学情况,需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这类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常见于胃炎、胃溃疡、消化道肿瘤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

1.确认出血表现

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呕血(鲜红色或咖啡色样物质)、黑便(柏油样大便)或血便。如果同时伴随胃痛,则提示可能存在胃部黏膜损伤或其他相关病变。

2.明确疼痛特征

胃痛的性质可能提供重要线索。隐隐作痛或烧灼感常见于胃炎或胃溃疡;突发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胃穿孔或急性胃出血;伴随胸骨下区压迫感和放射性疼痛,则需警惕心血管及其他相关疾病。

3.检查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是否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可能增加胃黏膜受损的风险。有无慢性疾病如肝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需要考虑。

4.急性处理

一旦出现明显的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尽快前往医院。避免服用止痛药和促使胃酸分泌的刺激性饮品,如咖啡、酒精等。在专业指导下,可以通过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接受输血治疗。

5.医院检查与治疗

到医院后,医生可能会安排内镜检查,用于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如果是胃溃疡出血,内镜下可以进行止血治疗,如注射止血剂或钛夹止血。如果是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能需要紧急套扎术或手术干预。

6.预防和长期管理

如果明确诊断为胃溃疡或胃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避免辛辣、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餐,减少应激反应。同时,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抗菌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胃痛伴消化道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大量失血时。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不可拖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