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非特异性试验(如RPR、VDRL):这些试验主要用于筛查和监测治疗效果。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或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阳性结果意味着可能存在梅毒,但也可能出现假阳性,需要进一步确认。
数值报告通常以滴度形式,如1:8、1:16等,数值越高表示抗体浓度越高,可能为活动性感染或近期感染。
2.特异性试验(如TPPA、FTA-ABS):这些试验主要用于确诊梅毒。
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或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阳性结果高度提示梅毒感染,尤其在非特异性试验阳性时,可以用于确诊。
这些试验一般不提供数值,仅报告阳性或阴性结果。
3.IgM和IgG抗体检测:这两种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时间和阶段。
IgM抗体:通常在早期梅毒感染时出现,代表急性感染。
IgG抗体:在感染数周后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代表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
4.其他补充试验(如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主要用于可疑病例的进一步验证。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从病变部位直接取样,观察梅毒螺旋体的存在,适用于早期硬下疳阶段的诊断。
化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患者历史综合分析,不能仅依赖单一检验结果进行诊断。定期随访检测对于判断治疗效果也非常重要。
理解梅毒化验单,需要关注非特异性试验、特异性试验、IgM和IgG抗体,以及必要时的补充试验。这些指标综合分析有助于确定是否感染梅毒及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