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泻药对于肠道黏膜的影响:刺激性泻药会通过直接刺激肠道黏膜或神经系统来促进排便。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刺激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引发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通常被认为是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2.肠道菌群的改变:泻药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失衡。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影响肠道免疫功能,并可能增加某些促癌代谢产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肠癌风险。
3.依赖性和肠道功能减弱:长期使用泻药可能造成肠道对其形成依赖,导致肠道自然蠕动能力减弱。这种功能退化可能间接影响肠道健康,为癌变提供条件。
4.泻药类型的差异:目前有研究显示,刺激性泻药(如蒽醌类)与肠道不良变化的关联更强,而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相对安全。但即使是相对安全的泻药,若长期使用也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5.伴随病理状态的影响:一些依赖泻药的人群本身可能存在慢性便秘等问题,而慢性便秘已被证明与肠癌风险增加有关。
建议避免长期自行使用泻药,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在遇到便秘等问题时,应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规范化治疗,保持健康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运动,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