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唇部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女性。统计数据显示,大约5%的婴儿会在出生后发展出血管瘤。
2.类型:根据生长和退化模式,血管瘤可以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深层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表面突出,颜色鲜红;深层血管瘤则常常较为隐蔽,但会导致局部肿胀。
3.自然病程:大多数唇部血管瘤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通常在出生后三到六个月),然后进入缓慢的自然消退阶段,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年。在7岁左右,约90%的血管瘤会显著缩小或完全消退。
4.治疗方法:对于影响功能或产生并发症的血管瘤,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采取激光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由于大多数血管瘤会自然消退,因此轻度病例通常采用观察策略。
5.并发症:虽然罕见,但部分血管瘤可能会引起溃疡、感染或留下永久性皮肤变化。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对呼吸和进食造成影响。
尽管唇部血管瘤大多可自愈,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