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视觉检查:
检查皮肤颜色变化,初期可能出现红色或紫色区域。
观察皮肤表面是否有破溃、溃疡或开裂。
注意是否有水泡形成或渗液。
2.触觉检查:
用手轻触皮肤,感受温度变化,压疮区域通常会比周围皮肤更热或更凉。
感受皮肤质地变化,压疮区域可能变硬或变软。
3.深度评估:
使用压疮分级系统,根据创面深度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分类:
一级压疮:皮肤完整,但局部发红。
二级压疮:皮肤部分破损,可见浅表创面。
三级压疮:皮肤全层破损,脂肪层可见。
四级压疮:深及肌肉、骨骼或支持性结构。
4.伤口测量:
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记录压疮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定期监测并记录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5.感染检查:
留意是否有脓液、异味或发热等感染迹象。
有必要时可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
6.评估风险因素:
考虑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血流不畅等影响愈合的健康问题。
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营养状态,确定是否需要额外的干预措施。
通过上述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压疮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定期检查和及时处理,对于预防和管理压疮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