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手术后的尿路堵塞
碎石过程中,较大的结石被击碎形成许多细小的碎片。这些碎片可能滞留在尿路中,特别是输尿管、膀胱或尿道部位,造成局部梗阻,从而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表现为尿液流速减慢。
2.粘膜损伤与水肿
体外碎石利用冲击波震荡作用于结石,同时对周围组织和尿路黏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这样的创伤可能引起局部黏膜水肿或炎症反应,从而暂时影响尿路通畅性,使得尿液排放速度降低。
3.尿道刺激或痉挛
手术后,尿道可能受到碎石残片的机械性刺激或由于手术过程引发膀胱、输尿管的反射性痉挛,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导致尿液流速减少甚至出现排尿困难。
4.感染因素
手术后尿路感染的风险会有所增加。一旦感染发生,可能引起局部炎症、水肿及尿频、尿急等症状,间接影响尿液流速。
5.心理压力与功能性改变
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对排尿过程过于关注,可能因为对疼痛或不适的担忧,诱发排尿反射障碍或膀胱逼尿肌功能一过性紊乱,出现尿流量下降现象。
如未及时干预,尿路梗阻或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应保持密切观察,包括尿量的变化、是否伴有血尿、腹痛或发热等症状,与专业医疗团队沟通以评估必要性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