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扫描范围
通常颈椎CT片的扫描从枕骨底部开始,向下延伸至胸椎上部(通常至第1或第2胸椎)。这一范围覆盖了所有7节颈椎,并观察到与颈椎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如椎间盘、椎管和周围软组织。
2.切片方向
扫描切片通常分为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种方向。
轴位:横向切片,从上至下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椎体的横截面结构以及椎间孔。
冠状位:纵向从前至后扫描,用于观察椎体的前后关系及颈椎整体的曲度。
矢状位:纵向从左至右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颈椎椎间盘的高度、椎管形态及是否存在压迫。
3.层厚及间隔
通常切片的层厚在1-2毫米之间,间隔可以设置为零或接近零以避免信息遗漏。薄层扫描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有助于发现细微病变。
4.影像增强
根据检查目的,有时需要使用造影剂以增强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的显示效果。增强扫描通常在普通扫描后进行,用于评估肿瘤、血管异常或炎症。
5.具体节段的关注
上颈椎(C1-C2):重点评估寰枢椎的对齐情况及韧带稳定性。
中段颈椎(C3-C5):检查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下颈椎(C6-C7):关注负重节段的退行性病变。
颈椎CT扫描通过系统化的扫描顺序和技术参数调整,能够为医生提供清晰的影像基础,用于评估颈椎结构及病变情况。